今次偷報紙
西營盤街坊對重建愛恨交錯 難捨鹹魚海味人生歷程
【明報專訊】環境需保育,歷史也應保育,讓它一點一滴保留下來。
西營盤是香港數一數二的老區,乘坐游走港島逾一個世紀的電車,由繁華商業區一直西行,隱約傳來的鹹魚味,令時空彷彿凝住了﹔尋找舊香港情懷之旅,由市區重建項目第一街和第二街起步,昔日繁華市集,一戶接一戶的排檔──鹹魚、海味、涼果、臘味,穿插的人和事,由一批對重建愛恨交錯的老街坊說起。
「我12歲就與家人由廣州走難來香港西營盤。那時沒錢,只有睡在街上,年紀小,個子又小,不敢偷不敢搶,便大膽學人做小販,賣玩具、自己造風車賣。第一個家,便是在第二街。」79歲的陸錦鴻,可說是西營盤名副其實的老街坊,拍拖、娶妻、興家、轉業,數十年來從沒有離開西營盤。
「當年我們很怕醜的,我不會追求女孩子。反之,有五、六個女孩覺得我工作勤奮,主動追求我。拍拖嘛﹖沒什麼地方去,最多是在街頭的公園仔談談心。」陸錦鴻笑說,數十年前的生活非常簡樸,不論娛樂或衣食住行,沒資格講究。
酒樓殘羹也有人吃
即使是酒樓飲宴吃剩的雜碎,如炸子雞、髮菜蠔豉、鮮魚等等,每晚十一、十二時便會有人從酒樓收集起來,在排檔出售,一元數塊也有售。在第二街經營鹹魚舖的李卓燃說,他的行業一定程度是舊社區貧苦大眾的標誌,「沒錢便要捱鹹魚青菜」,而雜碎這一行,要到80年代初才漸漸消失。
由1963年至1985年一直在第一街一帶開涼果士多店的藍炳才說,當年的「暢銷餅乾」是南乳餅、克力架、梳打餅和一些唐餅如合桃酥等,賣六毫或八毫一磅,很受小朋友歡迎。多士一毫子一塊,可以塗牛油、花生醬、學生放學排隊來買。
原隻塑膠鞋 婦女恩物
在西營盤大馬路和第二街開鞋業批發舖,足足28年的李陳妙華更笑說,今日年輕人穿的鞋子款式質料也很美,但昔日最熱賣的鞋,是原隻用塑膠倒模,於1968年由上海生產的一吋高膠拖鞋。雖然多年前的售價已記不清,但她隱約記得曾賣10元一對,非常受家庭主婦歡迎,愛其上街市和下雨也不入水。
一戶接一戶的排檔,是舊香港的特色,也是第一街和第二街無數老街坊懷念溫情舊歲月的集體回憶,這包括1978年7月18日在第一街與正街交界發生的一幢舊樓塌牆意外,以及1984年8月24日在第一街發生的交通意外。前者導致1死11傷,後者則釀成大爆炸、釀成3死9傷。
昔日親身經歷場塌牆意外的當事人尹妹,今年83歲了,她和排行十一的女兒劉家善,說起那場令她們失去丈夫和父親的慘劇,仍難掩悲慟,意外時只有14歲的家善,從那場意外中看見母愛的偉大,以及街坊群策群力互相幫助的溫情。
街坊互助見真情
今天,第一街和第二街已成為市區重建計劃,一眾老街坊也期望當局在重建之餘,也能保留兩條街昔日排檔的特色,讓他們的下一代也能在此,尋找父母或祖父母輩昔日的足跡。
明報記者
【明報專訊】環境需保育,歷史也應保育,讓它一點一滴保留下來。
西營盤是香港數一數二的老區,乘坐游走港島逾一個世紀的電車,由繁華商業區一直西行,隱約傳來的鹹魚味,令時空彷彿凝住了﹔尋找舊香港情懷之旅,由市區重建項目第一街和第二街起步,昔日繁華市集,一戶接一戶的排檔──鹹魚、海味、涼果、臘味,穿插的人和事,由一批對重建愛恨交錯的老街坊說起。
「我12歲就與家人由廣州走難來香港西營盤。那時沒錢,只有睡在街上,年紀小,個子又小,不敢偷不敢搶,便大膽學人做小販,賣玩具、自己造風車賣。第一個家,便是在第二街。」79歲的陸錦鴻,可說是西營盤名副其實的老街坊,拍拖、娶妻、興家、轉業,數十年來從沒有離開西營盤。
「當年我們很怕醜的,我不會追求女孩子。反之,有五、六個女孩覺得我工作勤奮,主動追求我。拍拖嘛﹖沒什麼地方去,最多是在街頭的公園仔談談心。」陸錦鴻笑說,數十年前的生活非常簡樸,不論娛樂或衣食住行,沒資格講究。
酒樓殘羹也有人吃
即使是酒樓飲宴吃剩的雜碎,如炸子雞、髮菜蠔豉、鮮魚等等,每晚十一、十二時便會有人從酒樓收集起來,在排檔出售,一元數塊也有售。在第二街經營鹹魚舖的李卓燃說,他的行業一定程度是舊社區貧苦大眾的標誌,「沒錢便要捱鹹魚青菜」,而雜碎這一行,要到80年代初才漸漸消失。
由1963年至1985年一直在第一街一帶開涼果士多店的藍炳才說,當年的「暢銷餅乾」是南乳餅、克力架、梳打餅和一些唐餅如合桃酥等,賣六毫或八毫一磅,很受小朋友歡迎。多士一毫子一塊,可以塗牛油、花生醬、學生放學排隊來買。
原隻塑膠鞋 婦女恩物
在西營盤大馬路和第二街開鞋業批發舖,足足28年的李陳妙華更笑說,今日年輕人穿的鞋子款式質料也很美,但昔日最熱賣的鞋,是原隻用塑膠倒模,於1968年由上海生產的一吋高膠拖鞋。雖然多年前的售價已記不清,但她隱約記得曾賣10元一對,非常受家庭主婦歡迎,愛其上街市和下雨也不入水。
一戶接一戶的排檔,是舊香港的特色,也是第一街和第二街無數老街坊懷念溫情舊歲月的集體回憶,這包括1978年7月18日在第一街與正街交界發生的一幢舊樓塌牆意外,以及1984年8月24日在第一街發生的交通意外。前者導致1死11傷,後者則釀成大爆炸、釀成3死9傷。
昔日親身經歷場塌牆意外的當事人尹妹,今年83歲了,她和排行十一的女兒劉家善,說起那場令她們失去丈夫和父親的慘劇,仍難掩悲慟,意外時只有14歲的家善,從那場意外中看見母愛的偉大,以及街坊群策群力互相幫助的溫情。
街坊互助見真情
今天,第一街和第二街已成為市區重建計劃,一眾老街坊也期望當局在重建之餘,也能保留兩條街昔日排檔的特色,讓他們的下一代也能在此,尋找父母或祖父母輩昔日的足跡。
明報記者
0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
<< Home